红尘有幸识丹青365

【日常随笔】“做模特这事儿,就跟中彩票差不多。”

雷德Wetson:

除了用健身APP外,我偶尔也去健身房。


懒惰的时候,则在家训练一下,或者跑跑步。


也是最近天热了。


健身房的更衣室里,时常听到各种对话。




有一次,边上有个身材纤细的女孩子对另个年龄稍长(可能她们经常碰面)的女性说:


你的腿还是得减,太粗了,胳膊也不够细。


年长点儿的女性便有些畏缩似的。低头看自己的身体。


怎么减啊?她问。


喏,纤细的那个说。少吃饭。




我不了解对方,也许提出建议的只是个心直口快的好意之人。


不过客观来说,被说腿粗的女士倒也真算不上“胖子”之列。充其量就是中等身材。比纤细的要多点儿肉。




然而,无论如何,一旦被说了胖或者某处太粗,就变得瑟缩起来的女性,也绝不仅仅只有健身房里那位女士一人。




女性对自己外形上的所谓“缺陷”,委实在意得很。




一日跟主母聊天。她也在烦恼易胖体质的问题。估计我们这是家族遗传。




我说,其实这几年健身,也不是为了谁会觉得好看,只是有点儿强迫症。我喜欢追求一种和谐感。而易胖体质阻碍了这种追求。


我也不需要自己的某处完美。


我想要的是与我自身达成一种平衡感的协议。


虽然看起来有点晦涩难懂。


但这道理,跟你排版的时候非得把字体居中或者偏左的感觉差不多。




接着,我闲聊起了一点儿心(fei)思(hua)。




听见别人健身房对话,说到腿和胳膊的粗细问题,我就想起当下流行的小鸟腿。小鸟腿也自有萌点,很有少女感。有时候,我看了都觉得挺有二次元的萌感的。




不过,身边(也包括我)也有不少朋友,天生不是细胳膊细腿的路线。


这样的朋友偶尔跟我聊起来,也是心思复杂,坦言说细胳膊细腿,不是谁都有的,痛苦。




我说,健康结实的女孩子身体,也是很有活力的美感诶。


这并不是自我安慰。







我也晓得,不管当下健身风刮得如何,或者你身边的人审美是否变化了,但天朝的主流审美,其实还是纤细与苗条。


可能还会追加一些关键词儿,譬如“小巧”譬如“白皙”。




健身房和美容院里永远都能听到年轻女孩子们吐槽身体某处不够完美。而能说得出口的,往往其实并不严重。




真正觉得难以启齿的,更加愁肠百结。




强调“颜值”的年代,仿佛越发把人逼上绝路似的。




而这个“颜值”,往往是普世的一个标准。




仿佛定制了一个人形框架,要塞进去,就像灰姑娘的那双水晶鞋。


穿得进去才是美。


多了的脚跟,恨不得一刀剁去不可。




我也常常在想,现在的很多年轻女孩们,会不会因为同龄的某些人或者同龄的网红或女星示范,而被推着,在一定压力下,不得不往追求外形完美的道路上走。




因为大家都在努力修饰,如果你不做,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机会。




但以外形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也会越活越苛求,越活越疲惫(当然,先天条件完美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的类型除外)。


毕竟大部分网红或女星或模特的美,是存在于“照片”或者“视频”中的。那不是日常的美,是塑造过的美。哪怕是看似打乱了的发型,也多半是塑造过的。用那种美来要求日常的自我,算是比较苛求的。




又譬如说,化妆本身是个挺有趣的学问,改善精气神,增强人的信心。但已经发展到不化妆就绝对不出门,甚至皮肤有了不少问题,还是无法放弃涂抹化妆品,就有点儿严重了。




譬如说,减肥塑形原本是个改善身体状况,增强新陈代谢,调整体态的事儿,但到了追求纤细苗条而饿饭和吃药,非得A4腰(这是过气的流行词儿了),体重不能过百,也就有点儿严重了。




同时,我又经常思索,(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偏向,真是十分苛刻




这种外部的无形压力,是逼使许多女孩子们不得不,或者不由自主地去追求外貌红利的客观因素。






拿看影视剧来说,大部分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待女性角色“很美”,而对男性角色的美丑,绝不会像对女性那样,有诸多挑剔。




即便是以“颜值”为其存在意义的男星,也很少听到有人针对他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各种挑剔——什么手指不够细,锁骨不够平,鼻子不够高云云。几乎不大会细致到这一地步。




但八卦评论会津津乐道女性的街拍红毯,“腿不够长”,“脖子太短”,“腰太粗”,甚至皮肤不够白皙或者瑕疵太多粉底遮不住,诸如此类,如果你看过几篇,就会发现,实在是挑剔无比。




为了聚光灯下360°无死角,不少公众人物(可能)也必须选择人工去完善她们的各种小缺陷。


这倒也没啥可聊的——因为这是她们的职业需求。你不做,总有人做。而有人做了,就成了你的职业竞争对手。


循环起来,原因总不过如此。




但这种人工所造就的“无缺陷美”,偏偏被作为普世标准,推销给普通的吃瓜群众少女们。




自然长成的树叶子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儿,你如何期待每一个女性身体能够按照一个美的框架标准来生长呐。













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完美的身材几乎也不存在。


即便模特们那样标准的身材,属于“老天赏饭吃”,那也是她们的工作。





的确,很多模特们也是每日努力训练,譬如咱们都爱看的维密模特们。


好看的人嘛,努力好看,就更好看。




但,基因的区别是巨大的。人生而不平等。身体比例,四肢结构,许多生理的东西事先就已定好。




所以,咱才说,所谓的“靠脸吃饭”,是“老天赏饭吃”。


所以,普通人不能拿职业模特和明星的“完美”标准苛责自己。


何况媒体宣传中的“美的样本”,也是人为制造的。




因为那是要拿来出售的商品。





作为商品的标准是不同的。




但我举这样的栗子,并不是劝你放弃某些追求。




相反,好比,虽然咱们的智商与天生的学霸有巨大区别,不至于因此不学无术,书都不读了。




但你既不会拿天才的碾压性智商来要求自己,也不会因为世界上存在天才,就放弃自我。




而审美这事儿,其实是一样的。




与其用某种人为框架苛责自我,甚至失去自信,不如做到自我最佳。




咱们身上有各种缺陷。腿不够细,眼不够大,手指不够修长……相信我,这些玩意儿可能使你不够美。




但并不影响你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因为身体某个部位达不成某个世俗标准,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只有失去信心的人,不喜欢自己的人,才会变得灰暗失去光彩。




你并不仅仅止于你的外表——注重仪容端正当然也重要,但你明白我所说的平衡点——而在于你整个人如何“存在”




魅力是个综合的课题。


瘦并不等于美。美也不等于美。




先前的闲聊里我们曾谈过,有句话这么说: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有乍交之欢”,可以视作是“第一眼的惊艳”,而“无久处之厌”,则靠你的自身综合能力。


这与先前提到的“取悦他人”绝不相同。




换言之,因为你着重在自我感知与内在的形态塑造上,才能够生活得更自如,更独立,你不需要依赖某一个单一的条件过活。




这时的你所追求的任何东西,是发自内心的需求。




这时的你,才在内在与外在的“美”之中取得了某个平衡点。




好看是个优势,但并不是人的唯一优势。




在外表之下,还存在一个“自我”,需要经年累月地去“塑造成形”。


这大概也是人们常说的“气质问题”。


气质是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之一。




我们对美的观感,并不仅限于直观的理解,而是更具体的,更立体的东西。




严格要求自我,并不意味着苛责自我。


我们需要的是与自我的和解。


尤其是身为女性的我们。




对年龄敏感,对相貌敏感,对胖瘦敏感……真正会摧毁我们的并不是外观上的衰老与不美,而是自我的失踪。




在现今诸多繁杂的观念之中,如何保持对“我”的客观评价,如何创造更多“我”的存在,也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有些看似常见的世俗观点潜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很久了。


有时候把它拎出来审视,发觉换位思考的话,也许能找到不同的结论。




说来也许你不信,我也算不得一个特别自信的人。


这其中也有原因。有些是来自过去。这些故事,以后咱们有空再聊。




按照尼尔盖曼的话来说(原话不大记得,说个大意),我总觉得哪天有个什么人,拿着一只记事板子,来清点你的问题,说你其实啥事儿都不在行。




但坚强和勇气这事儿,原本也是人自个儿锻炼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


恐惧才是人内心早就埋下的东西。


所以尼尔盖曼心里有个记事板儿人,你我心里也有。




尽管如此,我依旧把这些念头,我所恐惧的不恐惧的,喜欢的讨厌的,一一分析,记录下来。想要与你分享。




鸡汤与否,且看你的观察角度吧。


说说自己想说的话。




修饰自己和训练身体,不是为了取悦普世审美,或者他人的目光。


并且,不要再苛责我们身体基因上的那些小缺陷。




专注于做你力所能及之事。


喜欢上自己。


这是第一步。








“去做你们想做的事吧。而我将诉说。”


莎朗.欧兹(Sharon Olds) I Go Back to May 1937







————————


订阅号:需要时请给我魔法


或搜索: needmofa


音乐/阅读/随笔/绘画/生活

评论

热度(345)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